作者:夏志銘
引言
螺環菌胺(Spiroxamine)是拜耳公司開發成功的取代胺類殺菌劑。螺環菌胺是一種新型、內吸性的葉面殺菌劑,屬于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劑,能抑制C-14 脫甲基化酶的合成,主要用于防治小麥白粉病和各種銹病、大麥云紋病和條紋病,對白粉病特別有效。
?
中文名稱:螺環菌胺
英文名稱:Spiroxamine
化學名稱:8-(1,1-dimethylethyl)-N-ethyl-N-propyl-1,4-dioxaspiro[4,5]decane-2-methanamine
CAS:118134-30-8
分子式:C18H35NO2
結構式:
??
?
原藥為棕色液體,純品為淡黃色液體,熔點<-170 ℃,沸點 120 ℃(分解),相對密度0.930 (20 ℃)。
?
?
生產工藝
以對叔丁基環己酮為起始原料,加氫還原后與氯甲基乙二醇或丙三醇反應,再經氯化(或與甲磺酰氯反應),最后胺化制得。
登記情況
?
螺環菌胺于1977年首次上市,現已在英國、南非、加拿大、澳大利亞、以色列、俄羅斯和哥倫比亞等多個國家獲得登記。2015年拜耳于摩洛哥登記Soligur(螺環菌胺+丙硫菌唑+戊唑醇)用于防治谷物上的多種病害,在厄瓜多爾登記Impulse防治香蕉黑葉斑??;2017年Spirox在克羅地亞登記用于葡萄上;2018年拜耳在俄羅斯本土化生產谷物殺菌劑Falcon(戊唑醇+三唑醇+螺環菌胺)。
?
國內2家公司獲得螺環菌胺專供出口登記,陜西恒潤化學工業有限公司95%原藥登記(EX20220072)僅限出口到澳大利亞,500g/L乳油(EX20220058)登記僅限出口到柬埔寨和哥倫比亞;山東濰坊潤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96.5%原藥登記(EX20220047)僅限出口到巴拿馬,800g/L乳油(EX20220052)登記僅限出口到巴拿馬和洪都拉斯。
?
?
市場情況
螺環菌胺市場分布廣泛,全球總銷售額在3500-4000噸折百量,目前市場和價格均較穩定,缺乏增長但也沒有顯著的下滑趨勢或監管風險。螺環菌胺的核心銷售區域為東歐與歐盟國家;而相對門檻較低的主要市場國家為:菲律賓、南非、烏克蘭、土耳其、哈薩克斯坦。主要作物為谷物(以500EC單劑為主)和蔬菜水果(以混配制劑為主),從2016-2019年的銷售數據來看,螺環菌胺在蔬菜水果板塊上的銷售額持續增長。
?
總結與展望
?
螺環菌胺目前于國內屬于專供出口,無正式登記品種,這與新化合物開發難度增大,海外市場發展及國內登記政策變化密切相關。其作用速度快且持效期長,兼具保護和治療作用。既可以單獨使用,又可以和其他殺菌劑混配,未來登記前景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