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嵐芬
引言
二化螟是水稻重要的鉆蛀性害蟲,由于在水稻上的防治用藥局限性大,相對單一,因此抗藥性發展迅速。同時,現有主流二化螟防治藥劑對水生生物的毒性較高,存在對環境不利的因素。鑒于水稻二化螟的抗性問題及現有殺蟲劑品種的環境安全性問題,急需開發新的高效、安全、環境友好的殺蟲劑。
間苯二酰胺類殺蟲劑是在研究雙酰胺類殺蟲劑的過程中偶然發現的,目前已有溴蟲氟苯雙酰胺(代號MCI-8007、MIE-1209FL)和環丙氟蟲胺(代號CAC-I-785)2個品種得到了開發。環丙氟蟲胺是將環丙甲基引入先導化合物溴蟲氟苯雙酰胺得到的自主創制品種,目前在中國的農藥登記正在進行之中,或將于明年上市。
基本信息
環丙氟蟲胺是由南通泰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創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殺蟲劑,英文通用名cyproflanilide,化學名稱3'-[(2-溴-4-[1,2,2,2-四氟-1-(三氟甲基)乙基]-6-(三氟甲基)苯基|氨基)羰基]-N-(環丙烷甲基)-2',4-二氟苯甲酰苯胺,CAS登錄號:2375110-88-4;分子式:C28H17BrF12N2O2。環丙氟蟲胺結構式如下。
?
?
環丙氟蟲胺結構式
專利情況
環丙氟蟲胺化合物于2019年獲得中國專利授權(專利號ZL201811555432.3。目前,環丙氟蟲胺在中國已經進入實質性的登記階段,預計于2024年取得登記正式上市。同時,環丙氟蟲胺的海外市場也在同步拓展中,南通泰禾已在歐洲、日本、韓國、美國、澳大利亞、越南、菲律賓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申請了環丙氟蟲胺化合物專利,現已獲得日本、澳大利亞專利授權。
殺蟲活性
采用稻莖浸藥法,對環丙氟蟲胺對二化螟3齡幼蟲長沙種群的殺蟲活性進行了測定,環丙氟蟲胺的LC50為0.453 0 mg/L,活性顯著優于溴蟲氟苯雙酰胺、阿維菌素、甲氧蟲酰冊和氯蟲苯甲酰胺。
在南昌地區,環丙氟蟲胺在30g/hm2用量下對一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優于5倍用量的阿維菌素的防效。在湖南長沙地區,環丙氟蟲胺在30g/hm2用量下對一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是與5倍用量的阿維菌素相當。
在紹興地區,環丙氟蟲胺在15g/hm2用量下對稻縱卷葉螟的防治效果顯著優于5倍用量的阿維菌素的防效,與2倍用量的氯蟲苯甲酰胺的防效相當。
環丙氟蟲胺對小菜蛾的田間防效優于蟲螨睛、氯蟲苯甲酰胺和阿維菌素在2~6倍用量的活性。
在15g/hm2用量下藥后1d的防效優于對照藥劑蟲螨睛、氯蟲苯甲酰胺和阿維菌素,體現了較好的速效性。藥后10 d的防效優于對照藥劑,體現了較好的持效性。
應用
環丙氟蟲胺具有胃毒、觸殺、內吸等作用,用量少,速效性好,持效期長,可用于防治鱗翅目、鞘翅目、纓翅目、半翅目、雙翅目、蜚鐮目、線蟲等有害生物。對于鱗翅目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甜菜夜蛾、小菜蛾、草地貪夜蛾、蘋果小卷葉蛾、鞘翅目跳甲、纓翅目薊馬等防效優異,特別是對抗性二化螟有效,是二化螟抗性管理的利器,且與現有其他殺蟲劑無交互抗性,可廣泛應用于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果樹、蔬菜等作物。
總結與展望
環丙氟蟲胺作為一種新型的雙酰胺類殺蟲劑,作用機制新穎,殺蟲譜廣,對水稻、玉米、棉花、大豆、果樹和蔬菜等作物的鱗翅目類敏感及抗性害蟲具有較高殺蟲活性,兼具良好的速效性與持效性,且與現有殺蟲劑無交互抗性,對抗性水稻二化螟等抗性害蟲具有優異的防效,通過產業化開發,可用于水稻等農作物有害生物的綜合治理,改善抗性區域無藥可用的局面,為水稻等作物的保產和增產提供保障,具有較大的市場潛力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
參考文獻
姜衛華,韓召軍,郝鳴麗.二化螟的抗藥性及綜合防治研究(博士論文)[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1.
朱蓓蓓.環丙氟蟲胺可有效應對抗性二化螟[N].江蘇農業科技報,2020-11-28(004).
趙平,嚴秋旭,李新,等.雙酰胺類殺蟲劑的現狀與展望J.農藥科學與管理,2015,36(11):23-29.
劉吉永,周麗琪,相君成等.創制殺蟲劑環丙氟蟲胺的研究開發[J].世界農藥,2021,43(01):34-38.
呂亮,劉吉永,相君成,等.一種間二酰胺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中國,109497062A[P].2019-03-22.
吳若,肖瑛子,胡金蕾等.環丙氟蟲胺原藥高效液相色譜分析[J].精細化工中間體,2021,51(05):93-9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