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莎莎
引言
氨唑草酮(amicarbazone) 是1988年由德國拜耳公司研發的三唑啉酮類除草劑,1999年在英國布萊頓世界植保大會上推出。
產品簡介
英文名稱:amicarbazone
中文名稱:氨唑草酮
中文別名:胺唑草酮
化學名稱:4-氨基-4,5-二氫-N-叔丁基-3-異丙基-5-氧-1-氫-1,2,4-三唑-1-酰胺
分子式:C10H19N5O2
相對分子質量:241.3
CAS登錄號:129909-90-6
結構式:
作用機理
氨唑草酮是光合作用抑制劑,主要通過雜草的根系和莖葉吸收,通過抑制葉綠素生物合成過程中的原卟啉原氧化酶而破壞細胞膜,使葉片干枯,死亡,雜草吸收后典型癥狀為褪綠,組織枯黃,停止生長直至枯死。
氨唑草酮可以防治玉米和甘蔗田一年生闊葉雜草和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如玉米田中的苘麻,藜,野莧,蒼耳等雜草,甘蔗田中的澤漆、甘薯屬、車前草和刺蒺藜草等。
登記情況
根據中國農藥信息網數據整理,截至2024年2月21號,氨唑草酮相關的證件共有14個,原藥有4個,以單劑為主,劑型有WG和OD,登記作物是玉米。
澳大利亞登記以單劑為主,如下所示:
美國登記以單劑為主,如下所示:
緬甸禁用莠去津,硝磺草酮,特丁津和精異丙甲草胺之后,氨唑草酮作為玉米田除草劑,其未來的市場如何值得關注和期待。
參考文獻
1) 趙秀梅,鄭旭,王立達,劉洋,李青超,王連霞,劉悅,蘭英 氨唑草酮土壤處理對春玉米田雜草的防治效果 黑龍江農業科學 2022(7) : 49-54
2) 邢紅,黎娜,梅寶貴 氨唑草酮原藥高效液相色譜測定 農藥 2016, 55(4): 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