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嵐芬
引言
氟丙嘧草酯是先正達開發的一種非選擇性脲嘧啶類除草劑,于2001年上市,因自身優異的除草效果,被廣泛應用于禾谷類作物田、大型果園基地、棉花地和非農業基地,用于防治禾本科雜草、一年生和多年生闊葉雜草、莎草等。
氟丙嘧草酯在澳大利亞、日本、美國、瑞士、巴西、泰國、阿根廷等多個國家都已獲得過登記,但在我國一直未有登記。11月 24日,氟丙嘧草酯出現在2022年第8批擬批準登記名單中,這意味著該除草劑將在國內首次獲得登記。
產品簡介
氟丙嘧草酯英文名稱:?Butafenacil,?CAS登錄號: 134605-64-4,分子式:?C20H18ClF3N2O6,分子量:474.82,結構式如下:
? ?
氟丙嘧草酯分子結構式
作用機理
氟丙嘧草酯為非選擇性脲嘧啶類除草劑,屬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劑類,是一種光合抑制劑。其作用機理是通過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的活性,擾亂正常的光合反應,使原卟啉原Ⅸ物質過量堆積、植株調節能力失效,最終細胞因細胞膜損傷或破裂,內源物不斷外流而干枯死亡。
登記情況
澳大利亞
目前,氟丙嘧草酯有20個產品在澳大利亞獲得登記,其中包括4個原藥和16個制劑,混配制劑主要為醚苯磺隆或草甘膦與其混配。
?
國內
在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公示的2022年第8批擬批準登記農藥產品名單中,江蘇省農用激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的氟丙嘧草酯97%原藥為首次登記產品,且僅限于出口到澳大利亞。
?
專利情況
目前,脲嘧啶類除草劑正處于發展和研發階段,專利的申請在不斷增加。氟丙嘧草酯與氯吡嘧磺隆(專利號:CN 201310248300)、與苯氧羧酸類除草劑(專利號:CN201410265904.7)、與五氟磺草胺(專利號:CN201410264051.5)、與雙氟磺草胺(專利號:CN201410261202.1)、與精喹禾靈(專利號:CN 201410261180)等復配在國內均有組合型專利。與單劑相比,這些復配既提高了除草效果,擴大了殺草譜,又延緩了抗性的產生,同時對作物安全,減輕了農藥環境污染。
?
總結與展望
高效低毒安全的新農藥是農藥發展的趨勢,脲嘧啶類除草劑具有高效、低毒、廣譜、無明顯抗性等特點,脲嘧啶骨架作為先導化合物更是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隨著脲嘧啶類除草劑的研究和發展,含氟丙嘧草酯的相關產品有望得到更進一步的優化,創制出更具特色的新復配。
在西方國家,脲嘧啶類除草劑已經成為當前發展最快的除草劑品種之一,其對農業草害有顯著的生物活性且無明顯交叉抗性,在抗性除草劑領域極具市場前景。未來,隨著生產的發展以及氟丙嘧草酯組合物專利的到期,這一產品在我國將有望更大范圍地投入市場。總言之,氟丙嘧草酯是一款值得關注和期待的新型除草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