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莎莎
引言
吡氟酰草胺(diflufenican),1982年德國拜耳申請專利,2001年專利到期,1985年拜耳正式推出該產品。主要用于小麥、玉米、大豆、向日葵、胡蘿卜等苗前及苗后除草,可防治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及闊葉雜草,對婆婆納、豬殃殃、薺菜等越冬雜草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歐洲是吡氟酰草胺的主要市場,其中法國和德國是其最大的市場。
作用機理
吡氟酰草胺為酰苯胺類除草劑,屬于類胡蘿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劑,抑制雜草體內類胡蘿卜素的生物合成,破壞雜草細胞膜和葉綠素合成,從而達到接觸除草的目的。吡氟酰草胺是廣譜的選擇性麥田除草劑,在小麥田使用適期長,在小麥播種后至拔節之前均可使用(霜凍期或小麥拔節后不能施藥),具有土壤處理活性和莖葉處理活性,但莖葉處理除草效果好于土壤封閉除草效果。最佳使用時期為小麥播種后至分蘗初期,能防除豬殃殃、卷莖蓼、馬齒莧、龍葵、繁縷、巢菜、田旋花、鼬瓣花、酸模葉蓼、柳葉刺蓼、反枝莧、鴨跖草、香薷、遏藍菜、野豌豆、播娘蒿及小旋花等等大多數闊葉雜草。雜草死亡速度與光的強度有關,光強則快,光弱則慢。土壤中殘效期較長。
優勢
1、殺草譜廣,禾闊雙除
吡氟酰草胺對越冬雜草效果顯著,如豬殃殃、婆婆納、薺菜、播娘蒿等常見麥田雜草;除此之外,吡氟酰草胺對禾本科雜草也有較好的防效,如早熟禾、稗草、看麥娘、馬唐、多花黑麥草等。
2、可用于苗后除草,也可用于苗前封閉除草
吡氟酰草胺登記為小麥苗后雜草莖葉處理,但其還具有封閉除草的功效,施藥后可在土壤表層形成藥膜,萌發雜草在接觸藥膜后,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葉綠素合成遭到破壞,從而達到封閉除草的目的。
3、安全性較高
吡氟酰草胺可用于小麥播后封閉除草及苗后早期除草,但除封閉除草后遭遇大雨會致使麥苗出現白化現象。
4、具有極強的復配性
吡氟酰草胺可以和二甲四氯、異丙隆、雙氟磺草胺、氟唑磺隆、甲基二磺隆等麥田常見除草劑進行混用,用于麥田外封閉除草,可與二甲戊靈、異丙甲草胺、乙氧氟草醚、乙草胺等除草劑混用。
登記
1982年德國拜耳申請專利,2001年專利到期,1985年拜耳正式推出該產品。歐洲是吡氟酰草胺的主要市場,其中法國和德國是其最大的市場。1995年合資公司Philagro (住友60%、日產30% ;安萬特10%)在法國市場推出了產品"First" ,有效成分為吡氟酰草胺+碘苯腈+溴苯腈。此后又相繼推出了Dièze(吡氟酰草胺+精2甲4氯丙酸+溴苯腈)、Etnos (吡草醚+吡氟酰草胺+異丙隆)等產品。
1993年,在德國登記吡氟酰草胺+碘苯腈+精2甲4氯丙酸的復配產品,1998年拜耳在德國和比利時市場又上市了吡氟酰草胺+氟噻草胺復配的產品"Herold"。
拜耳是吡氟酰草胺最早推廣者,也是最大的開發者,為擴大市場,2021年,拜耳表示將向北美市場擴展此產品,預計2025年吡氟酰草胺將以Convintro?的品牌推出,用于防控莧菜藤子和長芒莧。
國內,拜耳公司吡氟酰草胺單劑50%可濕性粉劑(驕馬)最早于2014年獲批推廣,由于小麥除草劑需求不斷釋放,吡氟酰草胺市場發展較好。經查中國農藥信息網,我國登記的吡氟酰草胺有效產品已有56個,原藥13個,有拜耳股份、安道麥股份、江蘇常隆農化、江蘇禾裕泰、江蘇輝豐、山東濰坊潤豐化工等。吡氟酰草胺復配性好,主要與異丙隆、二甲戊靈、二甲四氯、雙氟磺草胺、吡嘧磺隆、氟噻草胺、甲基二磺隆等復配。與異丙隆復配具有殺草廣譜、除草效果好、增效明顯等優勢,是國內企業登記熱點。目前吡氟酰草胺復配產品已占據市場主要份額。和傳統麥田除草劑相比(唑草酮、雙氟磺草胺、二甲四氯、苯磺隆、氯氟吡氧乙酸),吡氟酰草胺在防治成本上要高于傳統除草產品,若進行混配施藥,則成本更高,在傳統配方能解決問題的前提下,吡氟酰草胺及相關復配制劑就很難快速發展。
總結
吡氟酰草胺為芽前芽后處理劑,具有低毒、廣譜、安全等特點,廣泛用于水稻、小麥、大麥、玉米、大豆等作物田的雜草防除。吡氟酰草胺市場發展時間長,但由于企業布局不同,吡氟酰草胺的市場主要集中在歐洲,亞洲市場開發潛力大。我國是農業大國,國內小麥、水稻等種植面積廣闊,吡氟酰草胺復配性好,其復配產品較多,吡氟酰草胺需求空間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