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馮玲
引言
調環酸鈣屬于環己烷羧酸類的一種新型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由日本組合化學工業株式會社和德國巴斯夫公司聯合開發,主要用于控制禾谷類作物生長,能縮短作物莖稈長度,有能增強植株的抗病害、抗寒冷,抗逆性能力,并且具有明顯的抗倒伏作用,達到增產和改善品質的目的。
圖1調環酸鈣化學結構式
作用機理
調環酸鈣通過干擾植物體內赤霉酸的合成,抑制GA19和GA20的活性,阻斷GA1的合成,同時提高GA4的活性,并可使脫落酸、玉米素和異戊烯腺苷型的細胞分裂素水平增加,從而起到抑制植物的上部營養生長,促進植物生殖生長,并且其具有較好的抗病害能力。
合成路線
合成路線1:以馬來酸酐為原料,經Michael加成、Claisen縮合、水解、?;绕卟椒磻玫秸{環酸鈣,該法反應路線如圖2所示。
此方法雖然原料易得,反應條件溫和,但得到的產物要經過水解脫羧,再?;嘏?/span>,反應路線較長,總收率較低。以馬來酸酐為原料的合成路線步驟較長,共有七步,操作較繁瑣,一般工業化生產不易用此法。
?
圖2:調環酸鈣合成路線1
合成路線2:以順丁烯二酸二乙酯為起始原料,經Michael加成、Claisen縮合、?;磻⒅嘏诺任宀椒磻玫秸{環酸鈣,該法反應路線如圖 3 所示。
該合成工藝具有原料廉價易得、反應條件溫和、環境污染小、總收率高等優點,具有工業應用價值。
?
圖3:調環酸鈣合成路線2
合成路線3:以 3,5-二羥基苯甲酸為起始原料,經催化轉移加氫反應、酯化、水解、重排等反應制得調環酸鈣,該法反應路線圖4所示。
該發明方法簡短了合成路線,提高了收率,能夠實現工業化大生產。
圖4:調環酸鈣合成路線3
登記情況
截至目前,在我國登記有效期內的調環酸鈣產品有22個(見圖5),其中,原藥登記2個;單劑產品14個,劑型以懸浮劑和水分散粒劑為主;復配劑產品6個,制劑混配的有效成分有烯效唑(4個)、氟節胺(1個)、S-誘抗素(1個)。
中國農業農村部農藥登記數據顯示,調環酸鈣登記作物主要有小麥,馬鈴薯,水稻,花生,棉花,甘薯,果樹,姜等。
?
圖5:調環酸鈣登記情況(截止2023年2月6號)
調環酸鈣對作物的優缺點分析
優點:
1、調環酸鈣只抑制莖葉的生長,對作物的果實籽粒的生長發育沒有影響,而類如多效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抑制所有的赤霉素的合成途徑,包括作物的果實、籽粒。
2、調環酸鈣的半衰期短,易降解代謝,對下茬作物沒有影響。矮壯素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半衰期長。
3、調環酸鈣作用多樣,既能控制植株徒長,促進塊根、塊莖膨大,提高座果率,增加產量、優化品質,也能增強植株的抗逆性和抗病性,防止植株早衰。
缺點:
1、調環酸鈣的價格偏貴,如果使用量過大成本過高,而量小了控旺效果較差,并且會導致葉片變黃、影響作物的光合作用。
2、調環酸鈣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活性很高,在長勢較差,土壤比較貧瘠的作物田中使用,會完全抑制作物的生長,導致作物減產。
市場前景
調環酸鈣的發現不同于季銨鹽類(矮壯素)、三唑類(多效唑、烯效唑)等植物生長延緩劑,開創了赤霉素生物合成后期抑制的新領域。
目前,調環酸鈣受國內企業的廣泛關注,其主要原因就是調環酸鈣與三唑類延緩劑相比,對輪作植物無殘留毒性,對環境無污染,具有很強的優勢,在未來,其有可能取代三唑類生長延緩劑。綠色屬性是調環酸鈣最大的特點,它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不超過24小時,低毒低殘留,這是其他調節劑產品無可比擬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