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莎莎
引言
腈苯唑(fenbuconazole)又叫唑菌腈、苯腈唑,是由Rohm&Haas公司(現為Dow AgroSciences)開發的三唑類內吸殺菌劑,能阻止已發芽的病菌孢子侵入作物組織,抑制菌絲的伸長。在病菌潛伏期使用,能阻止病菌的發育;在發病后使用,能使下一代孢子變形,失去侵染能力,對病害具有預防作用和治療作用。
腈苯唑是一類具保護和治療活性的內吸性三唑類殺菌劑,屬于甾醇脫甲基化抑制劑,內吸收傳導型殺菌劑。能抑制病原菌菌絲的伸長,阻止已發芽的病菌孢子侵入作物組織。在病菌潛伏期使用,能阻止病菌的發育,在發病后使用,能使下一代孢子變形,失去繼續傳染能力,對病害既有預防作用又有治療作用。腈苯唑對子囊菌和擔子菌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適用于禾谷類作物(如小麥、大麥、燕麥等等)、水稻、甜菜、葡萄、香蕉、果樹(如桃、蘋果、梨等等)等防治白粉病、黑星病、白腐病、褐腐病、銹病、葉斑病、褐斑病等等,對農作物非常安全,持效期長,活性高,用藥量少。
產品亮點
1. 腈苯唑屬高效、低毒、低殘留、內吸傳導型殺菌劑,能抑制病原菌菌絲的伸長,阻止已發芽的病菌孢子侵入作物組織;對病害既有預防作用又有治療作用。
2. 腈苯唑比其它三唑內殺菌劑更廣譜,具有預防、治療、鏟除三大功效。腈苯唑既可做葉面噴霧也可做種子處理。持效期長,對作物安全。有一定刺激生長作用。
合成工藝
方法一:以苯乙腈與 2-(4-氯苯基)-1-氯乙烷反應得到 2-苯基-4-(4-氯苯基)丁腈,該反應產物再與氯甲基三氮唑反應得到產物腈苯唑。
方法二:以苯乙腈與2-(4-氯苯基)-1-氯乙烷反應得到2-苯基-4-(4-氯苯基)丁腈,該反應產物再與二溴甲烷反應,最后與三唑鉀鹽縮合得到產物腈苯唑。
國內登記
目前國內只有科迪華登記有96.5%腈苯唑原藥和24%腈苯唑SC,上虞穎泰精細化工登記有120g/l腈苯唑+120g/l噻呋酰胺SC,登記作物為水稻紋枯病。
“應得”(24%腈苯唑SC)是美國陶氏益農公司開發的廣譜、內吸性殺菌劑,具有預防、治療、鏟除三重功效,可廣泛用于治各類瓜(西瓜、哈密瓜、木瓜、黃瓜、苦瓜、冬瓜),果(香蕉、芒果、桃、葡萄、柑橘、石榴、棗、蘋果、梨、李),蔬菜,水稻等作物的葉斑病、褐腐病、黑星病、白粉病、炭疽病、瘡痂病、紋枯病、稻曲病等病害。
腈苯唑高效、低毒、低殘留、內吸傳導型強,雖然國內目前復配登記還比較少,但為了提高防治效果,減緩抗性的產生,最好是與其他殺菌劑復配。整理國內目前對腈苯唑復配的研究,具體如下:
腈苯唑與硫代氨基甲酸酯類化合物的殺菌組合物(CN102057930A),含有活性組分腈苯唑和活性組分B的殺菌組合物,活性組分B選自以下任意一種殺菌劑:代森錳鋅、丙森鋅、代森鋅或代森聯,且腈苯唑、B兩種活性組分的重量百分比為1~40%:1~80%。該組合物可預防作物斑點落葉病、黑星病、葉斑病、白粉病、輪紋病、銹病、葉枯病、炭疽病、霜霉病、褐斑病、疫病多種病害,并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且對作物的安全性好;還具有耐雨水沖刷,藥效持久,用藥量小等優點。
腈苯唑和甲基硫菌靈的殺菌組合物及其應用。腈苯唑和甲基硫菌靈的重量百分比為1?70: 10~70,該殺菌組合物,增效作用明顯,用藥量少,連續使用不易產生抗藥性,適合預防多種農作物病害,尤其適合用于蘋果樹斑點落葉病的防治。
腈苯唑和硫酸銅鈣的殺菌組合物。腈苯唑和硫酸銅鈣的重量比為10:1-1:50,優選為1:1-1:20,該殺菌組合物,增效作用顯著,殺菌效果好,用藥成本低,對作物安全。
腈苯唑與抗生素類化合物的殺菌組合物。腈苯唑和抗生素類化合物(井岡霉素,中生菌素,春雷毒素)重量百分比為1?50%: 1~50%。該組合物可防治多種作物病害,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擴大了殺菌譜,對紋枯病、稻瘟病、輪紋病、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葉霉病、枯萎病、疫病、斑點落葉病病害都有較高活性;并且減少了農藥用藥量,降低了農藥在作物上的殘留量,減輕了環境污染。
溴菌腈與腈苯唑的殺菌組合物。溴菌腈與腈苯唑的質量比為1~25∶25~1,制劑中有效成分溴菌腈與腈苯唑的質量份數比1%~80%,其余為農藥中允許使用和接受的輔助成分,本發明所述殺菌組合物的劑型為乳油、懸浮劑、可濕性粉劑、水劑、水分散粒劑、水乳劑、微乳劑、顆粒劑、微膠囊劑。主要用于防治黃瓜、葡萄霜霉病、灰霉病等病害。
咯菌腈和腈苯唑的殺菌劑組合物及其應用。咯菌腈和腈苯唑的質量比為10:(1~10)或1:(1~10)。該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雙孢蘑菇褐腐病、褐斑病、鐮孢霉病、指孢霉病和葡枝霉病,增效作用顯著,防治效果好,同時有利于延緩病原菌對殺菌劑的抗藥性。
肟菌酯與腈苯唑的殺菌組合物及其應用。肟菌酯與腈苯唑的殺菌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含量為5~80%。用于防治蔬菜及果樹的白粉病、黑星病、紋枯病。本發明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肟菌酯與腈苯唑相互混配不會產生抵觸;對抗性病害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單劑,用藥量小,延緩了病害抗藥性的產生,明顯提高了防治效果,是綜合防治白粉病、黑星病、紋枯病的重要手段。
前景展望
腈苯唑比其它三唑內殺菌劑更廣譜,具有預防、治療、鏟除三大功效,既可做葉面噴霧也可做種子處理。持效期長,對作物安全。有一定刺激生長作用。腈苯唑國內化合物專利申請日:1989-07-07,專利權人:ROHM & HAAS,目前專利期已經屆滿。其在國內市場也剛剛起步,目前國內僅登記了96.5%腈苯唑原藥,24%腈苯唑SC和120g/l腈苯唑+120g/l噻呋酰胺SC。腈苯唑的生產路線相對簡單,其關鍵中間體來源廣泛,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對于非專利產品生產商而言,腈苯唑算是一個頗具市場前景的殺菌劑品種,其未來市場極為可觀。